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谷歌技术面试要点(Google面试)(14年5月20日交大专场)
阅读量:705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121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技术面试的主题

1.简要自我介绍:

  • 姓名、学校、专业
  • 做过的项目与实习
  • 个人主要成就

 

2.技术评估:

  • 构建与开发算法
  • 编程
  • 计算机基础知识
  • 数据结构
  • 现实世界问题解决能力
  • 设计问题(主要针对博士生

没有脑筋急转弯问题(由于这不能反映你的编程能力)

 

3.你对面试官的问题

 

怎样准备技术面试

  • 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-回忆你大一那年
  • 复习算法和数据结构
  • 练习写代码,特别假设你疏于练习;集中精力在你最强的语言上

1.练习在白板上或者白纸上写代码

2.我们须要的是实际的代码:高质量、高效率、高简洁、无打字错误

3.语言选择不是问题-面试官会让你自己选你最强的语言编程

 

技术面试中的要点

两条原则

1.谷歌并非在找那种已经精通某种技能、能够解决对应问题的project师。

2.谷歌要找的是那种有热情和能力去解决他们从未遇到的问题的project师。

 

相对于知识本身,谷歌更加重视你的系统思考、高速学习能力、口头表达能力和品格

 

谷歌关心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。把你想的说出来。并提出问题。

  • 我们的问题是深入全面的。

    我们想知道你是怎样思考复杂问题的。

  • 能给出正确答案非常好。但不是必须的-你的思考过程是最重要的。

 

假设面试官问你的问题,你已经之前在网上看到过。应该怎么办?

诚实说出来。

面试官会转而考察你在已知方案情况下。解决这个问题的速度

 

比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

当我们问了一个技术问题,我们希望你:

  • 把问题分类
  • 高速先提出一个简单的解决方式
  • 优化你的解决方式
  • 与面试官交流你的思路

1.你的解决思路与解决方式相同重要

2.提出如果并合理判断

3.提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思路

 

两个技术面试样题

1.“Reverse the words in a sentence”

你可能非常快指出这是个逆序问题。给出了你的解决方式。

可是面试官关心的是,你真的看明确题目的要求了吗?是每一个字母都反过来,还是每一个词?你注意看了吗?这两者的处理方式同样吗?按词进行逆序,以什么作为分隔符呢?标点符号应当怎样考虑?这句话须要输入吗?怎样完整设计含有输入功能的逆序程序呢?

等等,问题会逐渐加深。

 

2.“Describe a good algorithm for sorting amillion numbers”

这题也是一样,你会记得问面试官数字的类型吗?是int还是float?你用什么算法?各自的时间、空间复杂度是多少?你的程序预计消耗内存是多少?million变成trillion应该怎么做?多线程应当怎样设计?若10台电脑一起跑,有1台死机了怎么办?假设是断网了怎么办?

由于是让你解决实际的问题,所以这些问题都要考虑进去。问题的深度会逐渐加深

 

最后是关于在线測试的注意事项,如图1

 

图1

 

 

以及网申的渠道,如图2

图2

 

欢迎參与讨论并关注以及兴许内容继续更新哦~

转载请您尊重作者的劳动,完整保留上述文字以及文章链接。谢谢您的支持!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覆盖全国317城 北斗服务助智慧城市升级
查看>>
Neural Attention Model for Abstractive Sentence Summarization
查看>>
《R语言编程艺术》——3.5 向量与矩阵的差异
查看>>
智慧巴彦淖尔,正向我们走来
查看>>
银行间债市衍生工具扩容:新版CRM落地 参与门槛降低
查看>>
Kubernetes总架构图
查看>>
“平台+应用”助力智慧城市建设
查看>>
天融信风险探知系统荣获2016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年度优秀产品奖
查看>>
2015跨国跨境投诉成为新热点 消费者信息安全难保障
查看>>
做数据中心操作系统的Mesosphere获7350万美元C轮融资
查看>>
日本中部机场网站间歇性瘫痪 疑遭黑客攻击
查看>>
EXV大屏系统助力招行全球视频会议中心
查看>>
移动互联:智慧城市背后的“智慧运营”
查看>>
CRM选型:比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维
查看>>
美国发布《保障物联网安全战略原则》
查看>>
大数据是人类福音还是洪水猛兽?
查看>>
谁是明星信息泄露背后的黑手?机票销售渠道?
查看>>
NV 375.86驱动重大BUG:10系卡性能腰斩
查看>>
海关启动大规模自主可控WAPI网络建设
查看>>
社交网站渐渐成为个人信息泄露“温床”
查看>>